图片
《治家格言》又称《朱子家训》,作者朱柏庐,明末清初理学家,名用纯,因父殉国隐居讲学。其核心成就是著此格言,语言通俗却含深意,涵盖饮食、修身、教子、处世等,被奉为治家经典。文中名句皆劝人勤俭、正直、远祸,流传 300 余年,至今仍是修身治家的重要指引。
图片
【1】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
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
【释义】每一碗粥、每一顿饭,都要想到它的来之不易;每一根丝、每一缕线,都要常念物资生产的艰难。
【心得感悟】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这不仅是对农夫劳作的敬畏,更是对资源的珍视。生活中,有人剩饭弃衣,不知 “一丝一缕,恒念物力维艰” 的道理。惜食者常足,惜物者常丰,唯有懂得感恩物力、践行节俭,才能让资源常存,家运长久。
图片
【2】
自奉必须俭约,宴客切勿留连
【释义】对待自己的日常用度,一定要节俭简约;宴请宾客时,不可过度留恋欢宴,避免铺张耗时。
【心得感悟】“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”,自奉俭约是守家之本,若对自己纵容奢靡,家资终将耗尽。宴客本是情分,但若沉迷酒食、拖延不休,既浪费财力,又误正事。自奉俭则家有余,宴客奢则业易亏,适度宴客显诚意,简约自奉藏远见,这是治家理财的智慧。
图片
【3】
居身务期质朴,训子要有义方
【释义】立身行事务必追求朴实淳厚,教育子女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道义准则。
【心得感悟】“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”,居身质朴是摒弃浮华、坚守本心,不被外物迷惑;训子义方是教子女明事理、辨是非,而非只重名利。若家长浮夸,子女易学虚荣;若教子无方,子女难成正人。居身质朴显本色,训子义方育良才,以身作则加正确引导,才是家庭教育的根基。
图片
【4】
勿贪意外之财,勿饮过量之酒
【释义】不要贪图不属于自己的、意外得来的钱财,不要饮用超过限度的酒。
【心得感悟】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,意外之财多藏隐患,贪求则易陷不义,甚至招来灾祸;过量之酒伤身误事,“酒是穿肠毒药”,喝多了不仅损害健康,还可能因酒后失言、失行酿错。贪意外财易失德,饮过量酒必招忧,守住钱财底线、控制饮酒尺度,才能保自身平安、家宅无虞。
图片
【5】
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
【释义】应当在下雨之前就修补好房屋、准备好防雨用品,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去挖井。
【心得感悟】“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”,生活中总有意外,若平时不做准备,遇事必手忙脚乱。就像农夫春耕备种,才能秋收有获;家庭提前储备应急之需,才能应对突发状况。未雨绸缪则无患,临渴掘井必难成,提前规划、防患未然,是处世立身的重要智慧,能让人在变故前从容不迫。
图片
【6】
见富贵而生谄容者,最可耻
见贫穷而作骄态者,贱莫甚
【释义】见到富贵的人就露出谄媚的神情,是最可耻的;见到贫穷的人就摆出骄傲的姿态,是最卑劣的。
【心得感悟】“君子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”,人格的平等无关贫富,谄媚富贵是丧失风骨,傲慢贫者是丢失仁心。古有陶渊明 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今若有人因贫富改态度,只会让人不齿。媚富者失风骨,傲贫者失仁心,以平等之心待人,才是君子之风,也是维系人际和谐的根本。
与君共勉。
★THE END★
图|墨道书笺 文|墨道整编,仅供交流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想练一手好字,一般需要多长时间,练字40岁开始也不晚
下一篇:没有了